返回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工会要闻

【师者榜样】师者耕耘筑梦 榜样点亮征程

来源:校工会 发布时间:2025-09-10 作者:关瑜 校对:蒙启 审核:蒋洪涛 吴树华

| |

    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广大教师共塑新时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躬耕教坛”的群像风采,校工会特推出“师者榜样”系列专栏,通过镜头和文字记录向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医大榜样致敬,邀请每一位医大读者走近榜样、读懂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榜样,在课堂、实验室、社会大舞台上传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火种,让榜样精神从校园里走向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

    今天,我们把镜头对准全国先进工作者梁浩——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教学科研一线,以国家需求为坐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他以学生成长为初心,用知识点亮万千青春。

镜头人物简介

    梁浩: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第二届中国流行病学优秀奖专家、第一批广西模范教师、广西优秀专家

   “人眼是尺,众口成镜”,不同视角的叙述恰能拼出最立体的真实。让我们一起从学生、同事、同行与老师的眼中走进他的故事,感受我眼中的劳模,感受师者仁心与劳模精神碰撞出的动人光彩。

01  2021级医学实验技术本科生 韦皓天

    聊起梁院长,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座谈会上,我随口提了句宿舍没有每层装饮水器,接水要跑上跑下,他当场就认真记下,说会尽快解决。没想到一个月后,每层都装上了新饮水器!后来他还特意问使用是否方便,说有问题随时找他。没想到这点小事他都放在心上、落在实处,每每想起心里都暖暖的。

    在学习上,梁院长对教育的热忱和责任心,也让我格外触动。课堂上同学提出实验重复性差的问题,他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带我们从试剂保存到移液手法逐一排查,亲授细节;他说“实验检测的精确度,可能就是生命分界线”,这份严谨刻进了我的科研认知里;他从放牛娃到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奋斗之路,像一束光点亮了我,我也要像他那样坚持、较真,闯出自己的未来。

02  2023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研究生 孟思润

    对我来说,梁院长是一位“温暖且有力量”的领路人。

    他的“温暖”,是润物无声的细致关怀。最难忘疫情那年除夕,我们因防控没法回家,心里满是失落。没想到梁老师发来信息,邀我们去他家吃年夜饭。到了他家,满桌年夜菜冒着热气,看着他忙前忙后的身影,那一瞬间像在家里一样。后来才知,逢年过节他都会关注没回家的学生,跟他们一起过节。这份把学生当亲人的温暖,每次想起心里都暖得发烫!

    他的“力量”,在于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前瞻的科研视野和攻坚克难的决断力。论文选题时,他指导我从庞杂领域中锚定广西耐药结核研究,既扎根临床需求,又前瞻学术价值。实验遇阻时,他创新提出固液培养结合法将周期压缩一半,高效破局的魄力令人惊叹。论文写作中,他以严谨态度对学术规范提出近乎严苛的要求,帮我奠定最坚实的科研诚信基石,那份治学坚守令人敬佩。而最打动我的,是他“放手与托底”的育人智慧——既给足我探索研究的自主权,又在关键节点精准点拨,让我在科研里学会独立,更在成长中充满底气!

03  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蒋俊俊

    梁院长于我,是科研路上的伯乐,更是职业人生的精神灯塔。读研时,他让我深度参与国家级、国际化课题,从跑现场到做实验,每一步都打得扎实;曾陪我对着一份稿子逐字打磨至凌晨——从晚上8点到凌晨1点,四个多小时里,大到一个表述的精准度,小到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我们都反复斟酌、不肯将就。正是这份对细节的极致较真,让我早早懂得“学术无小事”,这才有了我后来拿下五项国家自然基金的底气。

    科研遇困时,他为我拆解问题、牵线会诊;职业发展上,他助我锚定方向、铺路托举。可以说,没有他的指导与信任,便没有我的今天。他对科研的极致追求深深刻进我的心里,如今我指导学生,也像他当年那样,将“先做人、再做事、后做科研”融入指导,传递他教会的严谨与担当。我觉得,这份传承就是对他最好的致敬。

04  生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陈国湘

    在与梁院长共事的日子里,他的敬业与执着总让人由衷敬佩。作为学院院长,他对学院发展有着长远且深入的思考,不仅推动学院从科技服务逐步向学科建设、综合发展跨越,实力与影响力大幅提升。申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期间,他带领团队反复总结经验、补齐学科短板,历经多年奋战终获成功。尤为难得的是,他甘为青年成长的“铺路石”,以传帮带为己任,将毕生经验倾囊相授,引领后辈前行,这份热忱与担当,正是教育家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05  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肖健

    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领域,梁院长是同行们公认的标杆人物。深耕艾滋病研究超30年,作为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战略,研发的艾滋病预防技术被纳入WHO指南,创立的HIV早期检测技术在中越边境推广,提出的新冠防控建议获广西政府采纳,赢得广西乃至全国同行的高度认可。

    身为广西预防医学会新发再发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号召力出众,既能凝聚本地专家深耕协作,更能广邀国内业界大咖共话前沿,为行业搭建起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领域发展。他德高望重,课风风趣,更以宽广胸襟助力后辈成长,是兼具专业高度与师者温度的榜样。

06  昌平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邵一鸣

    作为梁浩的博士生导师,我至今记得他初入HIV分子流调团队时的模样:眼里有光,手上有劲,工作十分刻苦,在实验室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那时便知,他严谨热忱,未来一定行稳致远。

    后来他回广西深耕,我引荐他出国深造,他始终没丢“科研为防治”的初心——建西部高校首个HIV确证实验室、补全中越跨境传播溯源空白,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里,都能牵头三校啃下包皮环切研究的硬骨头,把“广西经验”做实。

    如今他成了领军者,仍守着“薪火相传”的信念,带出满梯队青年才俊。今年他捧回“全国先进工作者”,我这老先进打心底骄傲:当年实验室里的“后浪”,不仅青出于蓝,更把科研报国的精神,种成了边疆防治一线的常青树。


光荣属于耕耘者,幸福属于筑梦人

让我们以最诚挚的心意

向每一位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

以实干诠释担当的教育工作者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美好的祝福

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