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校工会 发布时间:2025-05-31 作者:黄琦 校对:蒋洪涛 王明丽 审核:吴树华
|
|
为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责任意识,2025年5月26日下午,我校附属小学组织一至六年级各班学生代表组成的急救小分队开展春季学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活动得到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和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培训以“理论+实践+竞赛”的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且实用的生命教育课。
专业讲解,筑牢理论根基
当天下午,培训活动在录播室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一附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首先通过理论课程系统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知识。接着,医护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了腹部冲击法的原理与操作细节并进行示范,强调了“及时识别气道梗阻、快速实施急救”的重要性,讲解发生异物梗阻的情况下如何自救、互救,还利用模型讲授了怎样对婴儿进行施救。在心脏急救环节,医生们详细介绍了心脏骤停的识别要点、黄金救援时间以及AED电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图文并茂的课件和现场演示让学生们直观理解了“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CPR)三部曲。
模拟实战,提升应急能力
理论教学结束后,学生们分组进行模拟演练。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模拟环节,孩子们先利用椅子进行自救体验,然后通过互相当“模拟患者”,体会不同力度的冲击感,掌握“向上向内快速冲击”的动作要领。
随后,借助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提供的模拟人、AED模型等设备,学生们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依次尝试心肺复苏的完整流程。从判断意识和呼吸、摆放正确体位,到精准定位按压点、控制按压深度与频率,再到正确使用AED贴片并根据语音提示操作,学生们认真投入,反复练习。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逐一纠正孩子们不规范的操作,确保每位孩子都能掌握关键技能。
守护生命,从“心”出发
本次培训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让急救小分队成员不仅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深刻理解了“生命至上”的理念,进一步明白了学会急救知识,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今后,学校将以急救小分队为核心,大力推动急救知识在校园内的普及,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将急救技能传递给更多师生,辐射更多家庭,共同筑牢校园安全与生命健康的防护网。
此次培训是我校附属小学落实安全教育常态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与能力,“守护生命”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在每一个孩子心中,安全与健康将一路伴随他们成长。
版权所有 © 2021-2025 广西医科大学工会委员会 保留所有权利
备案号:桂ICP备0500485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