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基础教育 附属小学

AI赋能文言文 译启千年智慧门 —— 2025年春季学期我校附属小学与南宁二中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来源:校工会 发布时间:2025-05-21 作者:罗晓 校对:蒋洪涛 王明丽 审核:吴树华

| |

    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育是帮助少年们从童年的乐园平稳迈向青春校园的“领航船”。近年来,我校附属小学一直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成长的连贯性、综合性和长远性,与南宁二中紧密合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小初衔接教育工作。2025年5月12日,以 “AI 赋能文言文  译启千年智慧门” 为主题的小初衔接联合教研活动在我校附属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题讲座、教师研讨等多元形式,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文言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为小初阶段文言文教学的衔接与创新提供新思路。

    活动伊始,两位优秀教师带来《学弈》同课异构展示。杨海曼老师巧妙运用AI技术,设置让孟子来点评学生的课文朗读,针对学生的朗读即时反馈,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杨老师运用精心设计的作业单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着重讲解文言文关键词“专”字的深层含义。学生围绕“专”字绘制思维导图,将课文中的关键元素与情节融入其中,并详细解说自己的构思过程。这一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充分展现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实践能力。



    陆泳屹老师执教的《学弈》课堂松弛感满满,课堂从“为”的字音正音,到题目的解读,课文重点字词的学习,字字落实。他以文本为核心,紧扣关键字、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通过实时生成的AI配图得出不同的结果,引出文中的道理“专心致志”。陆老师的课堂精在准与灵动间,实现从语言学习到思维发展的升华。两堂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课程,充分展现了 AI 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差异化应用,为小初衔接提供了实践范例。


    随后,宫长义老师带来《AI 赋能大概念训诂教学》专题讲座。宫老师从国家政策出发,结合当今科技发展形势,分享文言文教学中的训诂难点,深入剖析 AI 技术如何助力传统训诂学的现代化转型。他指出,AI 不仅能快速检索海量古籍文献,还能通过语义分析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演变。现场展示的 AI 训诂工具,可一键生成字词溯源图谱、古今义对比表,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与准确性。讲座中,宫老师还分享了实际教学中的案例和经验,让参会教师对 AI 赋能文言文教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宫老师强调,在AI 赋能下,训诂教学应从 “死记硬背” 转向 “理解建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语文核心素养。

    评课环节中,参与教师围绕 “AI 技术对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作用” 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充分发挥了 AI 的优势,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搭建了深度学习的阶梯。同时,老师们也提出建议,希望在 AI 应用中进一步平衡技术与人文,避免过度依赖工具而削弱学生的思维训练。




    活动最后,附小李德校长进行总结发言。她强调,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底蕴,在小初衔接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李校长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 AI 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路径,既要善用技术提升教学效能,更要坚守语文教学的本质,以文化人,让千年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附小是南宁市第二批科学衔接基地学校,一直全面推进初、小、幼全域衔接,实施入学适应和入学准备教育,为少年儿童提供必要的引桥课程,减缓衔接坡度,确保他们在新的学习阶段能够迅速适应并取得良好的发展。此次 “AI 赋能文言文 译启千年智慧门” 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小初文言文教学衔接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未来,我校附属小学将继续深化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小初科学衔接助力。